国资委:央企万亿利润中2869亿被非国有股东拿走
国资委:央企万亿利润中2869亿被非国有股东拿走
国资委:央企万亿利润中2869亿被非国有股东拿走
2011年06月02日08:56半月谈
伴随着改革与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部分大型中央企业盈利能力与日俱增,有的年利润超过千亿元。2010年,所有中央企业利润总额为11315亿元。然而,央企去年上缴的国有资本收益仅有数百亿元。人们不禁要问,剩下的利润都用在哪了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半月谈记者采访了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
记者:央企去年盈利上万亿元,而上缴的国有资本收益仅有数百亿元,其他利润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负责人:中央企业的利润总额是企业的合并报表数据,它能反映央企的经营状况,并不说明企业就能拿到这么多真金白银。扣除所得税、归属少数股东收益以及法定公积金等,母公司可支配利润仅有利润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以2010年为例,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1315亿元,这笔钱的分配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上缴所得税25%,约2825亿元,税后净利润为8490亿元。第二,归属少数股东约25%,约2869亿元。由于多数中央企业主业资产或主要子公司实现了股权多元化,许多都是上市公司,这25%应归属少数股东,所以属于国有股东的净利润为5621亿元。第三,企业法定留存约25%。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企业需要提取一定比例的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等留存收益,用于企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扩大生产经营等。第四,最后剩下的25%才是母公司可以支配的利润,约为2800亿元。
记者:即使如此,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后,央企仍结余2000多亿元,这些钱又是怎么用的呢?
负责人:主要用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扩大再生产。中央企业担负着国家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重任,所需固定资产投资巨大。比如石油后续资源勘探接续、电网建设和改造等,每年都需要大规模的投入。2010年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2.3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净利润的2.8倍。二是弥补国有资本金投入不足。目前半数以上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超过65%,尤其是航空、发电、军工等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中央企业,资产负债率远高于国际公认水平。三是解决企业历史负担。近年来,国有企业承担了企业办社会、冗员安置、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负担等巨额费用,仅厂办大集体人员安置就需要1000亿元左右;截至2009年底,中央企业共有离退休人员近500万人,每年负担的离退休统筹外费用近400亿元;主业优质资产上市后存续企业依然困难,需要大量的费用支出。四是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中央企业在推进国家重点科技专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也需要投入。可以说,这2000多亿元基本都用在了企业改革发展方面。
记者:舆论认为,央企是全民所有,那么巨额红利就应该全民共享。
负责人:央企红利确实应该全民共享,但是共享的途径可以有很多种。
2007年,财政部会同国资委制定发布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按照该办法,从2008年开始,选择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一级企业)和中国烟草总公司作为试行单位,开始收取上一年度实现的国有资本收益。经过三年试行,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研究决定,从2011年起将5个中央部门(单位)和两个企业集团所属共1631户企业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资源类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由10%提高到15%,一般竞争类中央企业收取比例由5%提高到10%,军工科研类企业收取比例维持5%不变。我相信,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改善,尤其是历史包袱基本上化解掉以后,这个上交比例应该会进一步提升。
此外,央企红利全民共享不仅体现在上缴国有资本收益,还体现在企业留存收益投资形成的资产方面。“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的净资产平均每年增长15.6%,基本是五年翻了一番。这个净资产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利润转化。央企通过留存收益再投资,转化成企业资产,努力把蛋糕做大,一方面增加了国家税收,另一方面也为全民创造了财富。另外,“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国有股减持转入社保基金589亿元,其中2009年当年11家首次上市的中央企业划转补充社保基金115亿元,43家中央企业追溯划转补充社保基金276亿元,成为社保支出的重要资金来源,充分体现国有经济对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
记者:有人主张,应大幅提高央企上缴国有资本收益的比例,这可行吗?
负责人:我认为,既要考虑政府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也要考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要处理好企业自身经营积累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需要的关系,避免计划经济时期“寅吃卯粮”“杀鸡取卵”等问题的再次出现。因此,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需要根据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综合考虑,现阶段不宜过高。上面已经讲过,一方面,央企利润总额是合并报表的利润总数,其中母公司可支配的利润只占利润总额的25%左右;另一方面,央企在推进改革发展、解决历史包袱、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还需要大量投入。以科技创新为例,“十二五”期间,央企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推进国家重点科技专项,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兴材料等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巨大。需要用有限的资本预算加大支持中央企业自主创新和培育新型产业的力度,促进中央企业集中优势力量,在推动关系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占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但是我们也看到最近曝光的一些事件,如中石化广东分公司购买“天价酒”、国家电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超配公车等,这让人们感觉央企红利被少部分人挥霍了。对此,您怎么看?
负责人:应该承认,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这需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来加以遏制。今年初,国资委主任王勇就特别指出,中央企业这些年发展很快,实力越来越强,日子越来越好。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企业领导人员尤其主要领导同志要带头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奢靡享乐。要降低管理成本,进一步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地用在企业的改革发展上,用在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上。要进一步规范职务消费,增强职务消费的透明度,接受职工的民主监督。在这个问题上,中央企业集团一级相对控制得较好,但是一些二、三级企业花钱大手大脚,包括购公务车,越来越高档。我们已经按照中央关于严格规范职务消费的要求,制定了公务用车的标准,正在与有关部门商量。文件印发后,将要求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规范各级企业,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半月谈》2011年第10期)
2011年06月02日08:56半月谈
伴随着改革与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部分大型中央企业盈利能力与日俱增,有的年利润超过千亿元。2010年,所有中央企业利润总额为11315亿元。然而,央企去年上缴的国有资本收益仅有数百亿元。人们不禁要问,剩下的利润都用在哪了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半月谈记者采访了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
记者:央企去年盈利上万亿元,而上缴的国有资本收益仅有数百亿元,其他利润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负责人:中央企业的利润总额是企业的合并报表数据,它能反映央企的经营状况,并不说明企业就能拿到这么多真金白银。扣除所得税、归属少数股东收益以及法定公积金等,母公司可支配利润仅有利润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以2010年为例,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1315亿元,这笔钱的分配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上缴所得税25%,约2825亿元,税后净利润为8490亿元。第二,归属少数股东约25%,约2869亿元。由于多数中央企业主业资产或主要子公司实现了股权多元化,许多都是上市公司,这25%应归属少数股东,所以属于国有股东的净利润为5621亿元。第三,企业法定留存约25%。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企业需要提取一定比例的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等留存收益,用于企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扩大生产经营等。第四,最后剩下的25%才是母公司可以支配的利润,约为2800亿元。
记者:即使如此,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后,央企仍结余2000多亿元,这些钱又是怎么用的呢?
负责人:主要用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扩大再生产。中央企业担负着国家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重任,所需固定资产投资巨大。比如石油后续资源勘探接续、电网建设和改造等,每年都需要大规模的投入。2010年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2.3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净利润的2.8倍。二是弥补国有资本金投入不足。目前半数以上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超过65%,尤其是航空、发电、军工等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中央企业,资产负债率远高于国际公认水平。三是解决企业历史负担。近年来,国有企业承担了企业办社会、冗员安置、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负担等巨额费用,仅厂办大集体人员安置就需要1000亿元左右;截至2009年底,中央企业共有离退休人员近500万人,每年负担的离退休统筹外费用近400亿元;主业优质资产上市后存续企业依然困难,需要大量的费用支出。四是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中央企业在推进国家重点科技专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也需要投入。可以说,这2000多亿元基本都用在了企业改革发展方面。
记者:舆论认为,央企是全民所有,那么巨额红利就应该全民共享。
负责人:央企红利确实应该全民共享,但是共享的途径可以有很多种。
2007年,财政部会同国资委制定发布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按照该办法,从2008年开始,选择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一级企业)和中国烟草总公司作为试行单位,开始收取上一年度实现的国有资本收益。经过三年试行,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研究决定,从2011年起将5个中央部门(单位)和两个企业集团所属共1631户企业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资源类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由10%提高到15%,一般竞争类中央企业收取比例由5%提高到10%,军工科研类企业收取比例维持5%不变。我相信,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改善,尤其是历史包袱基本上化解掉以后,这个上交比例应该会进一步提升。
此外,央企红利全民共享不仅体现在上缴国有资本收益,还体现在企业留存收益投资形成的资产方面。“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的净资产平均每年增长15.6%,基本是五年翻了一番。这个净资产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利润转化。央企通过留存收益再投资,转化成企业资产,努力把蛋糕做大,一方面增加了国家税收,另一方面也为全民创造了财富。另外,“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国有股减持转入社保基金589亿元,其中2009年当年11家首次上市的中央企业划转补充社保基金115亿元,43家中央企业追溯划转补充社保基金276亿元,成为社保支出的重要资金来源,充分体现国有经济对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
记者:有人主张,应大幅提高央企上缴国有资本收益的比例,这可行吗?
负责人:我认为,既要考虑政府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也要考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要处理好企业自身经营积累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需要的关系,避免计划经济时期“寅吃卯粮”“杀鸡取卵”等问题的再次出现。因此,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需要根据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综合考虑,现阶段不宜过高。上面已经讲过,一方面,央企利润总额是合并报表的利润总数,其中母公司可支配的利润只占利润总额的25%左右;另一方面,央企在推进改革发展、解决历史包袱、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还需要大量投入。以科技创新为例,“十二五”期间,央企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推进国家重点科技专项,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兴材料等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巨大。需要用有限的资本预算加大支持中央企业自主创新和培育新型产业的力度,促进中央企业集中优势力量,在推动关系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占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但是我们也看到最近曝光的一些事件,如中石化广东分公司购买“天价酒”、国家电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超配公车等,这让人们感觉央企红利被少部分人挥霍了。对此,您怎么看?
负责人:应该承认,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这需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来加以遏制。今年初,国资委主任王勇就特别指出,中央企业这些年发展很快,实力越来越强,日子越来越好。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企业领导人员尤其主要领导同志要带头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奢靡享乐。要降低管理成本,进一步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地用在企业的改革发展上,用在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上。要进一步规范职务消费,增强职务消费的透明度,接受职工的民主监督。在这个问题上,中央企业集团一级相对控制得较好,但是一些二、三级企业花钱大手大脚,包括购公务车,越来越高档。我们已经按照中央关于严格规范职务消费的要求,制定了公务用车的标准,正在与有关部门商量。文件印发后,将要求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规范各级企业,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半月谈》2011年第10期)
浙江钢构董事长卢立强溺亡 牵出4.7亿债务
浙江钢构董事长卢立强溺亡 牵出4.7亿债务
2011年06月02日00:26南方网李伊琳我要评论(107) 字号:T|T [导读]“真搞不懂,从目前来看,卢立强的5家企业,注册资本也就不超过5000万,怎么就折腾出那么大的债务?”一名参与清算的人士为此感觉纳闷。
这幕悲剧,在两年前就落下伏笔?
又一家风光企业的背后,显露出一座高筑的债台。5月20日,浙江商人卢立强的尸体被发现在台州临海灵湖公园,让这座小城,变得不平静。卢是台州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之一的珠光集团浙江钢结构有限公司(下称“浙江钢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最新情况显示,台州市政府成立了四个工作组,为卢立强身后局面进行清理。
身后事:停产解散
浙江钢构在政府主持下,浙江钢构先后召开股东大会和职工大会。会后全面停产,200多员工解散。
“无论如何,工人的工资,已经定在下周二先给垫付。”5月31日,一清算组人员告诉记者,“浙江钢构”系关联企业共有6家,浙江钢构的员工起码在200人以上,工资基本都数月未发。卢立强去世后,给当地形成了一波冲击,为了稳定,组建了四个清算小组给予善后。
5月22日上午,浙江钢构在政府主持下,先后召开股东大会和职工大会。会后,浙江钢构全面停产,200多员工就地解散。企业中层留守一段时间,配合调查。
“卢总去世了,我们都有两个多月没发工资了,不知道向谁要。”5月25日中午,虽然事发已数日,一些员工还在企业门口徘徊。
“失踪前,见他进出也不见跟平时有啥不一样,有时还会跟我们微笑着招呼,看上去比较平静。”5月25日中午,记者在位于临海大田横溪浙江钢构的一家子公司——珠光钢构有限公司——厂房门口发现,此处已被贴了临海市人民法院的封条。
早在5月17日,包括卢立强的企业职工在内,许多人发现他的手机关机,无法联系,家人和朋友开始到处寻找他的下落,并向警方报案。
直至5月20日,临海灵湖公园的一名垂钓者在凌晨3点,在湖面发现了一具尸体。警方接到报案后临海市公安局大洋派出所、刑侦大队等赶到现场开展调查,确认死者确系卢立强。
“我亲戚去看过,一根肋骨断了,肚子里有血。”依然留守在企业配合清算工作的卢立强一名亲戚称。在他认为,卢立强的死因充满悬疑。然而,此说法被当地警方所否定。
5月31日,公安系统人士告诉记者,法医已经做过尸检,卢立强死因为溺水致死。身上未见“明显机械损伤”及其他“中毒”等症状,排除他杀的可能。至于死因,警方目前还在查证,而且,此事结果将由当地政府部门组织公布。
卢立强死后,其身后数家企业赖以生存的资金状况,已破败不堪。当地坊间便有所议论,猜测资金问题可能与卢立强之死密切相关。
总借款4.7亿
卢立强及其名下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2.7亿元,民间借款1.72亿,总借款4.7亿元;对外担保0.7亿元,牵涉到的银行起码5家以上。
卢立强1964年出生,临海大田街道横溪村人,从政府部门下海经商。在外界看来,浙江钢构在五六年时间里,从针织到电脑刺绣,再到钢构产业,还涉足造船业(游艇),属下有5家企业,可谓经历了跨越式发展。
记者从台州市同业一企业主处了解到,浙江钢构是台州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之一,名气很大。另外,一清算组成员透露,卢立强生前还是临海市政协委员,台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的会员。工商资料则显示,浙江钢构注册资本100多万美元,中外合资。
“其实他这个企业就是家族企业,挂靠在珠光集团下面,跟珠光集团没任何关系。”一清算组成员透露,企业财务方面,基本只有卢立强本人才能真正厘清具体的资金流情况。
一清算组成员透露,卢立强及其名下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2.7亿元,民间借款1.72亿,总借款4.7亿元;对外担保0.7亿元。目前通过清算组的债务登记中,牵涉到的银行有临海农村合作银行、光大银行等,起码5家以上。而社会借款数额还在统计中。
一些金融机构在获知卢立强去世的消息后,已迅速开始了资产的封存行动。目前,浙江钢构及关联企业被封存的资产起码在4000万。
记者获得的一份编号为(2011)台临海诉前保字第14号民事裁定书显示,临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目前已经通过法院查封了浙江钢构关联的企业台州市宝骊针织时装有限公司,珠光钢构建筑劳务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所有的厂房、土地使用权及厂内生产设备、原材料等等,价值为295万元。
交通银行台州分行查封浙江钢构及其关联的浙江昕昕游艇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昕昕建设有限公司的资产,保全价值为3800多万。
钱去了哪里
目前,经手过卢立强许多债务的小妹和妹夫,也已经无法取得联系。
“真搞不懂,从目前来看,卢立强的5家企业,注册资本也就不超过5000万,怎么就折腾出那么大的债务?”一名参与清算的人士为此感觉纳闷。
记者从当地政府多位官员处了解到,卢所在的企业业绩每况愈下,庞大债务主要还是经营不善所致。而且,数名官员还认为,卢的债务更大因素是他豪赌而起。
不过,卢立强“豪赌”巨输之说,被其亲友坚决质疑。一名自称了解卢并在其企业就职的亲友称,“他不会赌博,平常在我们企业里,他最反感大伙聚赌了,还有过几次亲自整治的行动。”
“卢立强创办的浙江昕昕游艇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888万元,以生产游艇为主,目前处于试产阶段,但至今没有对外销售。” 一知情人士透露。而且,据称,卢还欠高利贷估计7000多万。
“生意难做,经营不善,才导致今日下场,钢构成本的增长,利润没了。”但是,记者从浙江钢构网络宣传资料发现,企业看起来很风光,现拥有固定资产8000余万元,流动资金8000余万元,是台州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之一。
“不风光,怎么去融资生存?”记者接触到的企业主中,这种说法基本一致。
清算小组人士透露,目前,经手过卢立强许多债务的小妹和妹夫,也已经无法取得联系。
致命的投资?
卢立强企业的运转及创利难以覆盖其融资成本。近5亿的借款,就以银行的基准利率来看,也是数千万元的包袱。而据称,其企业利润率不足5%。
记者调查发现,从卢立强的发展轨迹来看,投资的顺序分别为:1995年,创立台州宝骊针织时装有限公司,由针织业起步;2000年,联合珠光集团、外商组建珠光钢构公司,主打钢构产业;2002年至2004年,向劳务、金属制管业务进军;2008年投入巨资进入游艇制造业务。
浙江钢构一中层透露,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这需要提高生产成本的投入。由于资金欠缺,从去年年底开始,公司就时常停工。卢立强只得以抵押等多种方式向金融机构借款,还以多种抵押方式向社会借款。
记者从清算组一成员处了解到,在卢立强向社会借款的1.72亿元中,来自企业的借款只有25万元,其他借款均向个人所借。其中,一笔就达到1000万元,月息高达7.5分(相当于年息90%),但卢立强已两个月没有支付利息。
清算组人员透露,卢立强名下的珠光钢构等6家企业,2010年共计产值9660万元,税收200万元。
“其实他的游艇投资还在试运行阶段。”一知情人士透露。上述浙江钢构中层人士透露,至今没有对外销售记录。他认为,这或许就是卢立强的一项致命投资。6月1日,记者就此问题致电昕昕游艇进行核实,但公司联系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从目前迹象来看,卢立强企业的运转及创利很可能难以覆盖其融资成本。近5亿的借款,就以银行的基准利率来看,也是数千万元的包袱。而据称,其企业利润率不足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年06月02日00:26南方网李伊琳我要评论(107) 字号:T|T [导读]“真搞不懂,从目前来看,卢立强的5家企业,注册资本也就不超过5000万,怎么就折腾出那么大的债务?”一名参与清算的人士为此感觉纳闷。
这幕悲剧,在两年前就落下伏笔?
又一家风光企业的背后,显露出一座高筑的债台。5月20日,浙江商人卢立强的尸体被发现在台州临海灵湖公园,让这座小城,变得不平静。卢是台州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之一的珠光集团浙江钢结构有限公司(下称“浙江钢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最新情况显示,台州市政府成立了四个工作组,为卢立强身后局面进行清理。
身后事:停产解散
浙江钢构在政府主持下,浙江钢构先后召开股东大会和职工大会。会后全面停产,200多员工解散。
“无论如何,工人的工资,已经定在下周二先给垫付。”5月31日,一清算组人员告诉记者,“浙江钢构”系关联企业共有6家,浙江钢构的员工起码在200人以上,工资基本都数月未发。卢立强去世后,给当地形成了一波冲击,为了稳定,组建了四个清算小组给予善后。
5月22日上午,浙江钢构在政府主持下,先后召开股东大会和职工大会。会后,浙江钢构全面停产,200多员工就地解散。企业中层留守一段时间,配合调查。
“卢总去世了,我们都有两个多月没发工资了,不知道向谁要。”5月25日中午,虽然事发已数日,一些员工还在企业门口徘徊。
“失踪前,见他进出也不见跟平时有啥不一样,有时还会跟我们微笑着招呼,看上去比较平静。”5月25日中午,记者在位于临海大田横溪浙江钢构的一家子公司——珠光钢构有限公司——厂房门口发现,此处已被贴了临海市人民法院的封条。
早在5月17日,包括卢立强的企业职工在内,许多人发现他的手机关机,无法联系,家人和朋友开始到处寻找他的下落,并向警方报案。
直至5月20日,临海灵湖公园的一名垂钓者在凌晨3点,在湖面发现了一具尸体。警方接到报案后临海市公安局大洋派出所、刑侦大队等赶到现场开展调查,确认死者确系卢立强。
“我亲戚去看过,一根肋骨断了,肚子里有血。”依然留守在企业配合清算工作的卢立强一名亲戚称。在他认为,卢立强的死因充满悬疑。然而,此说法被当地警方所否定。
5月31日,公安系统人士告诉记者,法医已经做过尸检,卢立强死因为溺水致死。身上未见“明显机械损伤”及其他“中毒”等症状,排除他杀的可能。至于死因,警方目前还在查证,而且,此事结果将由当地政府部门组织公布。
卢立强死后,其身后数家企业赖以生存的资金状况,已破败不堪。当地坊间便有所议论,猜测资金问题可能与卢立强之死密切相关。
总借款4.7亿
卢立强及其名下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2.7亿元,民间借款1.72亿,总借款4.7亿元;对外担保0.7亿元,牵涉到的银行起码5家以上。
卢立强1964年出生,临海大田街道横溪村人,从政府部门下海经商。在外界看来,浙江钢构在五六年时间里,从针织到电脑刺绣,再到钢构产业,还涉足造船业(游艇),属下有5家企业,可谓经历了跨越式发展。
记者从台州市同业一企业主处了解到,浙江钢构是台州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之一,名气很大。另外,一清算组成员透露,卢立强生前还是临海市政协委员,台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的会员。工商资料则显示,浙江钢构注册资本100多万美元,中外合资。
“其实他这个企业就是家族企业,挂靠在珠光集团下面,跟珠光集团没任何关系。”一清算组成员透露,企业财务方面,基本只有卢立强本人才能真正厘清具体的资金流情况。
一清算组成员透露,卢立强及其名下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2.7亿元,民间借款1.72亿,总借款4.7亿元;对外担保0.7亿元。目前通过清算组的债务登记中,牵涉到的银行有临海农村合作银行、光大银行等,起码5家以上。而社会借款数额还在统计中。
一些金融机构在获知卢立强去世的消息后,已迅速开始了资产的封存行动。目前,浙江钢构及关联企业被封存的资产起码在4000万。
记者获得的一份编号为(2011)台临海诉前保字第14号民事裁定书显示,临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目前已经通过法院查封了浙江钢构关联的企业台州市宝骊针织时装有限公司,珠光钢构建筑劳务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所有的厂房、土地使用权及厂内生产设备、原材料等等,价值为295万元。
交通银行台州分行查封浙江钢构及其关联的浙江昕昕游艇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昕昕建设有限公司的资产,保全价值为3800多万。
钱去了哪里
目前,经手过卢立强许多债务的小妹和妹夫,也已经无法取得联系。
“真搞不懂,从目前来看,卢立强的5家企业,注册资本也就不超过5000万,怎么就折腾出那么大的债务?”一名参与清算的人士为此感觉纳闷。
记者从当地政府多位官员处了解到,卢所在的企业业绩每况愈下,庞大债务主要还是经营不善所致。而且,数名官员还认为,卢的债务更大因素是他豪赌而起。
不过,卢立强“豪赌”巨输之说,被其亲友坚决质疑。一名自称了解卢并在其企业就职的亲友称,“他不会赌博,平常在我们企业里,他最反感大伙聚赌了,还有过几次亲自整治的行动。”
“卢立强创办的浙江昕昕游艇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888万元,以生产游艇为主,目前处于试产阶段,但至今没有对外销售。” 一知情人士透露。而且,据称,卢还欠高利贷估计7000多万。
“生意难做,经营不善,才导致今日下场,钢构成本的增长,利润没了。”但是,记者从浙江钢构网络宣传资料发现,企业看起来很风光,现拥有固定资产8000余万元,流动资金8000余万元,是台州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之一。
“不风光,怎么去融资生存?”记者接触到的企业主中,这种说法基本一致。
清算小组人士透露,目前,经手过卢立强许多债务的小妹和妹夫,也已经无法取得联系。
致命的投资?
卢立强企业的运转及创利难以覆盖其融资成本。近5亿的借款,就以银行的基准利率来看,也是数千万元的包袱。而据称,其企业利润率不足5%。
记者调查发现,从卢立强的发展轨迹来看,投资的顺序分别为:1995年,创立台州宝骊针织时装有限公司,由针织业起步;2000年,联合珠光集团、外商组建珠光钢构公司,主打钢构产业;2002年至2004年,向劳务、金属制管业务进军;2008年投入巨资进入游艇制造业务。
浙江钢构一中层透露,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这需要提高生产成本的投入。由于资金欠缺,从去年年底开始,公司就时常停工。卢立强只得以抵押等多种方式向金融机构借款,还以多种抵押方式向社会借款。
记者从清算组一成员处了解到,在卢立强向社会借款的1.72亿元中,来自企业的借款只有25万元,其他借款均向个人所借。其中,一笔就达到1000万元,月息高达7.5分(相当于年息90%),但卢立强已两个月没有支付利息。
清算组人员透露,卢立强名下的珠光钢构等6家企业,2010年共计产值9660万元,税收200万元。
“其实他的游艇投资还在试运行阶段。”一知情人士透露。上述浙江钢构中层人士透露,至今没有对外销售记录。他认为,这或许就是卢立强的一项致命投资。6月1日,记者就此问题致电昕昕游艇进行核实,但公司联系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从目前迹象来看,卢立强企业的运转及创利很可能难以覆盖其融资成本。近5亿的借款,就以银行的基准利率来看,也是数千万元的包袱。而据称,其企业利润率不足5%。
21世纪经济报道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