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渐失世界工厂优势 中小企业倒闭潮恐将来临
中国渐失世界工厂优势 中小企业倒闭潮恐将来临
中国渐失世界工厂优势 中小企业倒闭潮恐将来临
2011-6-30 09:31 来源:人民网
世界工厂优势渐失 中国苦熬“一出一进”阵痛
企业生产正在转出中国,但这也是中国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中国在转型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延缓转型过程为高科技竞争作准备
耐克日前公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财报尚未披露全球生产基地份额的数据,但昨日已经有媒体对此做出了预测——继2010年首次取代中国成为耐克第一大生产国之后,2011财年越南将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把生产基地转向东南亚等相对低劳动成本国家,与此同时,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则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把科研中心移至中国。这“一出一进”折射了中国经济何种现状?
廉价优势渐失
从2010年开始,“产自越南”的字样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中国耐克鞋专柜上。
耐克运动鞋都是外包生产的。2010年以前,中国是其最大的生产国,但从2010年开始,越南“上位”,取代了中国的“老大”位置。耐克历年年报显示,2001年,中国生产了其40%的鞋,排名世界第一,越南只占13%;到了2005年,中国的份额降至36%,越南升到26%的第二位;2009年,中越以同样36%的份额并列第一;2010年,越南份额升至37%,超过中国的34%。
据耐克公司网站介绍,运动鞋对劳动力成本比较敏感,企业必须把劳动力成本控制在24%以内,才有竞争力。过去30多年,耐克的生产基地就像候鸟一样,顺应各地成本的变化,不断迁移——最早设在日本;后来移到了韩国和中国台湾;此后迁至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1981年,耐克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权衡,选择了在中国生产运动鞋,直到中国2010年被越南超过。
“长期以来,廉价是中国制造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升值、通胀压力的加大,中国原有廉价劳动力优势渐失,很多企业开始把生产工厂转移到劳动力更廉价的地方。”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今后这种趋势会越加明显。
专业人士表示,随着针对“中国制造”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升值,过去十年“中国制造”在全球“一枝独秀”的局面注定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丧失了世界工厂的优势。“越南制造”仍然代替不了“中国制造”,只能是“中国制造”的一种补充。
产业转型阵痛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在一些代工厂企业移师中国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在中国新建研发中心,有的甚至直接把全球研发中心移至中国。
如全球最大粉末涂料生产商之一的阿克苏诺贝尔公司表示已经把中国作为公司发展创新战略的重要一环。目前对设在上海松江的研发中心已投入了11%的研发资源,未来2-3年,还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将规模扩至目前的两倍。
“企业生产正在转出中国,但这也是中国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宋颂兴建议,中国在转型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延缓转型过程为高科技竞争作准备,否则会重蹈日本覆辙,“日本近20年经济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产业转型过快,走入了高科技、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都不足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
2011-6-30 09:31 来源:人民网
世界工厂优势渐失 中国苦熬“一出一进”阵痛
企业生产正在转出中国,但这也是中国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中国在转型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延缓转型过程为高科技竞争作准备
耐克日前公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财报尚未披露全球生产基地份额的数据,但昨日已经有媒体对此做出了预测——继2010年首次取代中国成为耐克第一大生产国之后,2011财年越南将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把生产基地转向东南亚等相对低劳动成本国家,与此同时,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则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把科研中心移至中国。这“一出一进”折射了中国经济何种现状?
廉价优势渐失
从2010年开始,“产自越南”的字样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中国耐克鞋专柜上。
耐克运动鞋都是外包生产的。2010年以前,中国是其最大的生产国,但从2010年开始,越南“上位”,取代了中国的“老大”位置。耐克历年年报显示,2001年,中国生产了其40%的鞋,排名世界第一,越南只占13%;到了2005年,中国的份额降至36%,越南升到26%的第二位;2009年,中越以同样36%的份额并列第一;2010年,越南份额升至37%,超过中国的34%。
据耐克公司网站介绍,运动鞋对劳动力成本比较敏感,企业必须把劳动力成本控制在24%以内,才有竞争力。过去30多年,耐克的生产基地就像候鸟一样,顺应各地成本的变化,不断迁移——最早设在日本;后来移到了韩国和中国台湾;此后迁至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1981年,耐克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权衡,选择了在中国生产运动鞋,直到中国2010年被越南超过。
“长期以来,廉价是中国制造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升值、通胀压力的加大,中国原有廉价劳动力优势渐失,很多企业开始把生产工厂转移到劳动力更廉价的地方。”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今后这种趋势会越加明显。
专业人士表示,随着针对“中国制造”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升值,过去十年“中国制造”在全球“一枝独秀”的局面注定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丧失了世界工厂的优势。“越南制造”仍然代替不了“中国制造”,只能是“中国制造”的一种补充。
产业转型阵痛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在一些代工厂企业移师中国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在中国新建研发中心,有的甚至直接把全球研发中心移至中国。
如全球最大粉末涂料生产商之一的阿克苏诺贝尔公司表示已经把中国作为公司发展创新战略的重要一环。目前对设在上海松江的研发中心已投入了11%的研发资源,未来2-3年,还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将规模扩至目前的两倍。
“企业生产正在转出中国,但这也是中国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宋颂兴建议,中国在转型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延缓转型过程为高科技竞争作准备,否则会重蹈日本覆辙,“日本近20年经济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产业转型过快,走入了高科技、低劳动力成本优势都不足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